关于做好2024届秋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点: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文件(附件1)精神,加强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切实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根据《南昌航空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办法》(校教字【1987】184号,2017年12月修订)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做好2024届秋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
各教学点应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做好宣传动员,使全体师生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管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进行,各教学点应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严格按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各教学点要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对本教学点2024届秋季毕业设计(论文)整体工作进行改进,各教学点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提交教学部备案。样表见附件一,完成时间如下:
时间 | 内容 | 责任人 |
3月12日之前 | 提交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 各教学点 |
3月19日之前 | 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信息表 | 各教学点 |
5月15日之前 | 函授生、自考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 各教学点 |
5月30日之前 | 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 各教学点 |
根据答辩时间 提前二周提交 | 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 | 各教学点 |
三、指导教师配备
1、根据校教字【1987】184号文件要求指导老师一般应由讲师(或相应职称)以上且专业相近有经验的老师担任,具有硕士学位的助教可在高级职称教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指导,指导老师登记表见附件二。
2、每位指导老师原则上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不超过8人。
3、指导教师职责见校教字【1987】184号文件要求,详见附件四。
四、增强质量意识,做好过程管理
1、各教学点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根据各自毕业生专业特点,开展好教学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
2、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参照《论文手册》进行。
3、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参照校教字【1987】184号文件要求见附件四。
4、学院将对2024届秋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专家进行定期抽查,抽查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五、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安排,各教学点申请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仍由各教学点安排教师进行指导,请各教学点仍需按以上要求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之后会安排我校专业学院老师针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核,若不符合学位论文要求,则不得申请学位。
2、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安排线下答辩。专科毕业学生也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但不需要答辩。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样表详见附件三。
3、学位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按学校文件执行,普通毕业设计(论文)参照学校文件要求执行。
4、各教学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需提交所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论文评语一份,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报告电子稿)交学历办公室。
5、未完成材料提交的教学点,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6、 所有提交材料请交至邮箱1441776049@qq.com,咨询电话:0791- 88223515。
南昌航空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部
2024年3月4日
附件一:2024年秋季学历继续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注意事项
附件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表
附件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登记表
附件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样表
附件五: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附件六:《南昌航空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办法》(校教字【1987】184号、2017年12月修订)
附件一:
2024年秋季学历继续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注意事项
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确定后,要求学生一周内主动联系各专业指导老师,老师布置毕业设计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需指导老师同意)。
2、学生根据指导老师布置毕业设计题目按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封面、目录、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装订格式要求 按《论文手册》要求进行。
3、根据教育厅的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行查重,查重率需低于30%(学校不指定网站),学生上交毕业论文(设计)需附查重报告,查重报告需标明出处。 查重率高于30%论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否则不能参加答辩。通过学士学位外语考试,需申请学校学位的学生,论文必须通过知网查重,且查重率需低于30%。
4、根据教育部要求所有学位毕业设计(论文)需参加全国大学生学位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凡是申请本校学位的学生进行学位毕业设计(论文)需严格参照《论文手册》的要求,完成学位毕业设计(论文)。
5、学生每周以电话或者电子邮件、QQ等方式至少与指导老师联系一次,及时汇报自己毕业设计进展的情况。
6、本学期毕业设计结束,进行答辨。函授生、自考生答辩时间安排在5月15日之前,如有变动则答辩具体时间、地址另行通知。请关注学院官网通知公告。
7、学生在2024.4.26之前必需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上交给指导老师审阅,论文审阅不合格的同学,应务必在一周内修改完毕并重新送交指导老师审阅,经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将电子稿、查重报告(电子稿)一并交指导老师,参加答辩。指导老师毕业答辩结束后将论文电子稿交教学办存档。学习形式为:自考学生(动画、机械设计专业)需交毕业设计(论文)手抄稿,毕业设计(论文)手抄稿自行交继续教育学院。未交手抄稿的学省考试院将不认可该同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能正常毕业。
8、答辩未通过的学生不再安排补答辩。
9、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请随时关注继续教育学院网上有关毕业设计的通知,如有疑问应尽快询问指导老师或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服务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服务办公室 : 0791-88223515,0791-88221961
附件二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表
负责人姓名、电话 | 姓名 | 专业名称 | 普通论文 | 学位论文 | 指导教师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三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姓名 | 专业 | 学历 | 职称 | 年龄 | 职称复印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四: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样表(参考)
南昌航空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
各指导老师、各位学员:
毕业论文答辩是本科生毕业论文后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方可取得成绩。为了保证我院及各合作院校 年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顺利完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
年 月 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
地点: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
1.由组长介绍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并宣布答辩会正式开始。
2.宣布学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顺序安排。
3.答辩过程分两个阶段,答辩时间5-6分钟:(1)学生陈述(2-3分钟):包括选题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等,理科学生可以准备好挂图等(2-3分钟)。(2)答辩组成员提问,答辩学生回答问题(2-3分钟)。
4.答辩组成员讨论,答辩组长组织填写答辩评语意见及成绩。
5、毕业论文答辩不通过或无故不参加论文答辩,成绩记零分。
三、答辩注意事项
(一)学生方面
1、答辩学生凭本人身份证参加答辩,无身份证不予答辩。
2、经指导老师审核确定可以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见附件2)需准备好已完成毕业论文打印稿两份,自考学生必须准备手抄稿一份并于答辩完后交本组的答辩秘书。
3、准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会,在规定时间段答辩的学生需提前20分钟到达答辩教室,不得随意离开。如有特殊情况须经答辩组长同意。
4、答辩顺序按签到顺序进行。
(二)答辩老师方面
1、各位答辩老师9:00前到达指定答辩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2、在答辩组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
3、学生答辩完成后答辩老师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和评语”表,并签名,见附件1。
(三)答辩组秘书
1、各位答辩秘书9:00前达到指定答辩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2、组织安排好参加答辩学生,维护本组答辩会场秩序。
3、审查答辩学生的凭本人身份证是否与本人一致,不一致或无身份证者不予答辩。
4、根据答辩安排提醒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准时参加答辩。
5、协助答辩组长做好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答辩过程的服务工作。
6、收集整理“毕 业 设 计(论 文)成 绩 评 定 和 评 语”,对缺少指导老师评分的需进行催促,保证所有毕业设计资料的完整。
7、做好现场答辩评分记录、整理、汇总。
8、将收集好的毕业论文打印稿、手抄稿各一份交学历办公室进行归档。
四、毕业论文答辩组及答辩时间安排一览表(见附件1)。
年 月 日
附件1:南昌航空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和评语
附件2:参加答辩学生分组名单
附件1: 南昌航空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和评语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
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Ⅱ.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评语:
Ⅲ.评审教师或答辩小组评语及评分
评分: 评审教师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评语:
Ⅳ.总评成绩(100%)=指导教师评分×70%+评审教师或答辩小组评分×30%
成绩=:
注:一式二份,一份存学生档案,一份存教育厅。
专业 | 答辩 分组 | 答辩学生人数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答辩小组参加教师 | 答辩秘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人、土木工程1人、建筑工程1人、环境工程2人、电子工程1人、通信工程1人、电子商务3人、环境设计1人、航空服务1人 | 第1组 | X人 |
|
| 、 |
|
工商企业管理22人、会计学1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人、法语1人、法学2人 | 第2组 | X人 |
|
|
|
|
答辩委员会:
答辩秘书组: |
附件2: 参加答辩学生分组名单
附件五: 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前 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基本训练和培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适应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教务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编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供广大师生参考和查阅。
由于我校不同学科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要求和做法都不尽相同,《手册》中的某些规定难以适合我校所有专业,各学院可根据其原则参照执行,制定出适合本学院各专业特点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在本《手册》执行过程中,广大师生如有好的建议和意见,敬请不吝赐教。
目 录
前 言 ............................................... I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 1(普通论文可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3(普通论文可选择)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6(普通论文可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和装订存档的说明 ............................................... 7
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样式 .............................................. 12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登记表 .................. (不需要)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 .............................................. 21
注意事项
本手册请认真填写,妥善保管。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与其它资料一起放入资料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
|
xxxxxxxx |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
xxxxxxxx |
|
|
|
|
|
|
|
|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 |
xxxxxxxx |
|
|
|
|
|
|
|
Ⅳ 、主要参考资料:(5-7篇为宜) |
xxxxxxxx |
|
|
|
|
|
|
|
xxx 学院xxx 专业类xxx 班
学生(签名):
日期: 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楷体小四
系(部)主任(签名):
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学 院:****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说 明
开题报告应结合自己课题而作,一般包括:课题依据及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参考文献等内容。以下填写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改,但同一专业应保持一致。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xxxxxxxx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xxxxxxx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要求尽量详尽,应有500字以上)
xxxxxxx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xxxxxxx
五、参考文献(15篇以上为以宜,且有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工科类专业至少要求一篇以上英文参考文献)
xxxxxxx
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提出具体意见,并表明是否同意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此部分需手写并签名)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坚决杜绝论文买卖、代写、抄袭、剽窃等不良现象,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航空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和装订存档的说明
为了使我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统一,现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和装订格式作如下说明。本规定有未覆盖的范围或各学院有特定要求的,请学院制订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
一、撰写和格式要求:
1.全文格式编排
(1)排版
文字使用MicrosoftWord编排,图形使用其它软件(如visio软件)绘制,不能直接使用不清晰的扫描件。
(2)边距
正文至附录的文字版面规范为: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距左边1.0cm。上述边距的允许误差均为+0.1cm。
(3)行字间距
正文至附录的行距固定值22磅;字间距由word自动默认。
(4)页眉页脚
正文至附录的文字版面页眉统一为“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居中,页脚为Times New Roman 小五字号居中,页眉顶端距离1.5 cm,页脚底端距离1.5 cm。
(5)页码
全文页码自正文起编列,正文至附录可连续编码。页码以阿拉伯数字标示,置页边下脚中间。
(6)英文字符
全文英文字符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封面格式设置
第一排: “南昌航空大学”Logo,居中;
第二排:“毕业设计(论文)”,宋体小初加粗,居中排列,与第一排空二行(三号字);
第三排:“题目:”,前空四个汉字格(三号字),黑体三号加粗,“题目”两字中间留四个汉字格的空位,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小三号字,与第二排空二行(小三号字);
第四排:“学院:”,前空四个汉字格(三号字),三号黑体字,“学院”两字中间留四个汉字格的空位,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小三号字;
第五排:“专业名称:”,前空四个汉字格(三号字),黑体三号字,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小三号字;
第六排:“班级学号:”,前空四个汉字格(三号字),黑体三号字,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小三号字;
第七排:“学生姓名:”,前空四个汉字格(三号字),黑体三号字,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小三号字;
第八排:“指导教师:”,前空四个汉字格(三号字),黑体三号字,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小三号字;
第九排:“ 年 月”字,居中排列,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黑体三号字,与第八排空两行(小三号字)。调整第一排的位置,使第九排后只留两个空行(小三号字)。
3、题目
(1)题目名要以最恰当的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确有必要可使用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题目名在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都应完全一样,不得简化。
(3)题目名尽量集中一完整句子,避免在题目名中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公式等。
4、摘要
(1)摘要以300-500汉字为宜,是对全文基本观点的集中提炼和说明,可以独立使用或引用。其内容应包括主要工作项目、研究目的、实验方法及主要数据和结论,重点应阐明本设计(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依据,并指出创新之处。摘要应使用第三人称书写,不得引用他人的著作,还应排除本学科已成常识的内容。摘要书写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一般不用缩略语、略称、代号、图、表和逻辑结构式。外文文摘要应完整、准确地译出中文摘要。
(2)关键字在摘要之后,是揭示文献主题信息的词汇,反映文章特色和主题内容,一般设置3-5个,备文献检索、国际联机查询之用。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字对应。
(3)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一式叁份,一份装订在论文册中,其余两份以班级为单位,在毕业答辩前收齐,一份存放学院,一份交教务处,装订成毕业论文摘要汇编册。
(4)摘要格式设置:
1)中文摘要:
第一排: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黑体三号加粗字,居中,行距固定值22磅,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第二排:“学生姓名:”、“班级:”:前空六个汉字格(小四号字),宋体小四号字,填写内容使用楷体小四号字;
第三排:“指导老师:”前空六个汉字格(小四号字),宋体小四号字,填写内容使用楷体小四号字;
第四排:“摘要:”,黑体四号加粗字,其内容为楷体小四号字,行距固定值22磅;
第五排:“关键词:”,黑体小四加粗字,与第四排空一行(小四号字),词汇为楷体小四号字,各词汇间空一个汉字格,最后一词不置标点符号。
第六排:“指导教师签名:”,前空二十个汉字格(小四号字),黑体小四加粗,与第五排空二行(小四号字),必须手写签名。
2)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为中文摘要的外文翻译。格式与中文摘要类似,字体统一为Times New Roman,内容按照英文文章格式排列,其余相同。
5、目录页
设计(论文)目录内容要与正文对应,可以由MicrosoftWord系统直接生成。目录页的格式设置见附件。
6、正文部分
(1)书写要求:正文中的主体文字即设计(论文)的全文,篇幅应不低于5000字。正文内容结构由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自定,但一般有引言、正文各章节、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内容。
1)引言:简述本课题的起缘、背景、目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并分析国内、外本课题发展概况与目前的水平,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不要与摘要雷同,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2)正文各章节代表着全篇论文的质量与水平。书写时要求思路开阔、论证透彻、有理论依据、采用方法得当、数据精确、可信度高、有新见解、新方法。语言精炼、字迹工整、图文并茂、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正文中根据需要可以有一定的平面图、平面示意图、程序流程图、程序框图、表格、公式等。图表要有自明性(只看图表,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和表的意思)
3)结论包括结果分析、比较、评价,多方案必须进行优选,以及方案验证。可以没有结论,但必须提出课题的启发、建议与预测等。
4)致谢是作者认为对需要感谢的组织和个人表达感谢的内容。
5)参考文献是作者书写论文时研究和参阅的相关资料。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时,用同一序号标示。
正文中有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在引用部分结束的文字或图表右上角进行注释(右上角标),注释内容为参考文献的编号。文内引用注释号应与参考文献序号相同。
一篇毕业设计(论文)收录的参考文献以15篇以上为宜。
6)附录:可以编于正文之后,内容主要包括论文(设计)的参赛、获奖、获得资助及公开发表的情况;申请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相关资料的附件;相关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计算机软件、统计资料、凭据资料等。
(2)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见附件。
1)各章节用“第1章”、“第2章”排序,各章节中的序号参照五级层次要求:1.1、1.1.1、1、(1)、1);外语类的,参照相关语言的通用规则。分章另起一页。各级标题格式要求见附件。
2)图、表和公式
所有图表均应有图序和表序(文中图或表出现的先后排序)和图题和表题(图序或表序的名称)。
图、表的位置一般要居中,大小与文字相配合,不宜过大或过小。
公式的位置一般要居中,公式编号右对齐。公式中如有注释,则应在公式之后另起行排列,用宋体五号字,并在起首以“式中:”标示。
图序和图题用宋体五号加粗字。所有图均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图序和图题置图的下面并居中排列。图中的文字用宋体五号字。图中如有注释,则应在图序和图题之后另起行排列,用宋体五号字,并在起首以“图中:”标示。
表格的设置原则与图类似,即所有表格按出现的先后排序,表序和表题用宋体五号加粗字。表序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并居中排列。表中的文字用宋体五号。表中如有说明,应在表的下方另起行排列,用宋体五号字,并在起首部分以“表中:”标示。
3)参考文献用宋体小三号 “参考文献”居中标示,行距固定值22磅,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另起一行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宋体五号字排出全部内容。当作者或责任者不明时,注明“佚名”。
4)致谢用宋体小三号 “致谢”居中标示,行距固定值22磅,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格用宋体小四写出全部内容。
5)附录用小三号宋体“附录”居中标示,行距固定值22磅,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另起一行写出全部内容。
二、论文用纸:
毕业设计(论文)纸张规格使用A4白纸(210mm×297mm)打印,封面用白色铜版纸,内芯用复印纸,长边左侧装订成册。
三、装订存档要求:
1、论文册按如下顺序装订:
1)论文封面,2)任务书,3)学士论文原创性申明,4)中、英文摘要,5)目录, 6)正文等。
2、装订时,封面必须对齐,封底允许短一些。四周切平整,要求字迹清楚,整齐美观。
3、各学院统一使用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保存。资料袋内部装开题报告,论文装订册,论文附件(说明书、附图表等),外文译文(含原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人评分表,成绩评定表等,并注意电子文档的保存。
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样式
1:页面设置
2:封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学 院:****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O 年 月
3:摘要
Cu2O改性ZnO纳米阵列表面的润湿性与紫外响应行为研究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楷体小四号
摘要:在ITO基底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Cu2O改性的ZnO纳米阵列,通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接触角测量仪等对其微纳结构和表面润湿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低表面能Cu2O粒子的吸附增强了ZnO纳米阵列的超疏水性。很多材料表面对水滴有较高黏附力是因为材料表面微槽中密封的空气而产生的毛细管附着力,而ZnO纳米棒阵列表面对水滴的高黏附性是因为其表面的范德华力作用。改性后样品表面形成的ZnO-Cu2O微纳分层结构减小了样品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另外,加上Cu2O自身的低表面自由能,共同导致范德华力减小从而使得表面对水滴的黏附小而具有很好的超疏水性。
关键词:Cu2O;ZnO;微纳结构;润湿性
指导老师签名:
Study on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UV Behaviors of ZnO Nanoarrays Coated by Cu2O
Student name : ××× Class: ××××××
Supervisor: ×××
Abstract: ZnO nanoarrays coated by Cu2O nano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on ITO substrates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and their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diffraction pattern (XRD), and contact angle meter. The superhydrophobicity of ZnO nanomatarials is enhanced by depositing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with lower surface free energy. Many materials have higher adhesion to water because of capillary effect enclosing part of air between micropores and water, while the adhesion role in ZnO nanorod arrays is mainly from the van der Wallas’s force. After depositing copper oxide on ZnO nanorod arrays, the fractal micro-nano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ZnO and Cu2O decrease the contact area with water, thereby largely lowering the water adhesion on such a surface.
Keywords: copper oxide; zinc oxide; micro-nanostructures; surface wettability
Signature of Supervisor:
4:目录页
目 录
第1章XXXXX
1.1 XXXXXXXXXXXXXXXXXXXXX
1.2 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2章XXXXX
2.1 XXXXXXXXXXXXXXXXXXXXX
2.2 XXXXXXXXXXXXXXXXXXXXX
.
.
.
参考文献XX
致 谢XX
附 录 XX
注: 1. 三级目录可视情况确定是否上目录。
2.可以由MicrosoftWord系统直接生成目录。
5:正文
正文组成部分:
正文格式:
第1章 加工电流检测方法的选择
1.1高频群脉冲电化学加工电流信号描述
电化学加工中用脉冲电源取代直流电源而出现的脉冲电化学加工,由于极大改善了阴阳极极间间隙流场特性,从而使电化学加工的精度得以显著提高向精密加工领域迈进。高频群脉冲电化学加工是基于加工微小型工件而提出的,电源群脉冲形式如图所示。
……
1.3电流检测原理
电流检测有很多方法:如电流表直接测量法、电流-电压转换法(包括取样电阻法、
反馈电阻法)、电流-频率转换法、电流<磁场转换法、电流互感器法等。电流表直接测量法对于串入电流表不方便或没有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的情况,是行不通的。在电流<电压转换法中取样电阻法比较适合于测量较大的电流,而反馈电阻法比较适合测量小电流,但是同电流表直接测量法一样,需要截断电流回路,对原电路影响较大,特别在量程范围较大时,要经常更换分流器。电流<频率转换法可用于各种恒流源场合,对微电流(例如光电流)检测尤为合适。
1.3.2影响加工电流的因素及本电路设计的难点
本电路拟应用于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高频群脉冲电化学加工机床的电源上。本电源的群脉冲产生电路(及直流逆变电路)采用绝缘双极晶体管。
(分章另起一页)
参考文献
[1] 张青.基于遗传算法的车间调度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2] 黄志,黄文奇.一种基于禁忌搜索技术的作业车间调度算法 [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26(2):222-225.
………
[9]Cartier J,Pinson F.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job·shop problem [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2):164-176.
[10] 王福瑞等.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11] 夏红等.PID参数自整定方法综述[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2(4):236-240
致 谢
****************************************************************************************************************************
6:公式、图、表
公式:居中,宋体五号,英文和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按顺序编号。
注释:(式中)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格。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具体范例如下所示:
a+b=c (1.1)
式中:a-注释
b-注释
c-注释
图序与图题:居中,宋体五号加粗,英文和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置于图下方,按顺序编号。
图的内容:宋体五号,英文和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视图的大小适当调整,以一张图在一页纸上为原则。
注释:(数据来源)标于图序与图题下方。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具体范例如下所示:
图1.1 **市主导资源采掘业发展情况(2007-2016年)
图中数据来源:****。
表序与表题:居中,宋体五号加粗,英文和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置于表上方,按顺序编号。
表格内容:宋体五号,英文和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视表格长度适当调整,以一张表在一页纸为原则。
表格形式:采用三线表,表格左右不封口。
注释:(数据来源)标于表格下方。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具体范例如下所示:
表1.1 **市污染物排放的变化(2012-2016年)
指标名称(单位)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 2442 | 2353 | 1903 | 1549 | 1832 |
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 | 1950.00 | 1935.00 | 1809.55 | 1921.39 | 1870.00 |
工业烟尘排放总量 | 41200 | 43700 | 52009 | 43277 | 26992 |
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 87500 | 86955 | 88444 | 83360 | 37020 |
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万吨) | 539.66 | 531.53 | 432.89 | 350.82 | 280.25 |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万吨) | 520.62 | 514.26 | 420.29 | 342.70 | 273.96 |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96.47 | 96.75 | 97.09 | 97.69 | 97.76 |
表中数据来源:****。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
题目名称 |
| ||||||||
学生姓名 |
| 学号 |
| 专业 |
| ||||
学院(系) |
| 指导教师姓名 |
| 职称 |
| ||||
序号 | 资料名称 | 袋内有者划 √ | 序号 | 资料名称 | 袋内有者划 √ | ||||
1 | 论文装订册 |
| 8 | 指导教师评分表 |
| ||||
1) | 论文封面 |
| 9 | 评阅人评分表 |
| ||||
2) | 任务书 |
| 10 | 成绩评定表 |
| ||||
3) | 论文原创性申明 |
| 11 | 其他 |
| ||||
4) | 中、英文摘要 |
| 1) |
|
| ||||
5) | 目录 |
| 2) |
|
| ||||
6) | 正文各部分 |
| 3) |
|
| ||||
2 | 开题报告 |
| 4) |
|
| ||||
3 | 说明书 | ( )本 | 5) |
|
| ||||
4 | 附图表 | ( )张 | 6) |
|
| ||||
5 | 外文译文 (含原稿) |
|
|
|
| ||||
6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
|
|
|
| ||||
7 | 电子文档 |
|
|
|
| ||||
综合评定成绩 |
|
指导教师(签字): 归档责任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附件六: 《南昌航空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办法》(校教字【1987】184号、2017年12月修订)
南昌航空大学
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办法
院教字〔1987〕184号 2018年7月修订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和基本要求
(一)目的
通过检索资料、阅读中外文献、调查研究、方案设计论证、计算绘图、实验研究、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实物制作、软件编程、撰写论文或编写技术说明书等诸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初步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奋工作、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在培养方案规定时间内完成,达到任务书要求,体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
2.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通过材料的搜集整理、方案的设计论证、实验研究、数据处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等方面,表明学生已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初步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论文撰写方面应做到符合规定格式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结论科学;有理论,有实际,有推理,有创新思想;数据准确完整,语言精炼,符号正确;有必要的参考文献和图表资料,附有目录。
二、选题
(一)选题原则
所选课题应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工程与社会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选题要求
1.基本要求。所选课题应能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课题以工程实际为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较完整地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巩固、深化、扩大所学的知识。每个学生应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并结合课题情况至少阅读一篇以上外文资料,并完成翻译任务(外语类专业除外)。
2.选题类型。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结合生产实际,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等任务选择真实课题。提倡选择在企事业单位生产实际应用中的课题,或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也可根据专业具体情况适当安排模拟仿真或做预研的课题。
3.难度要求。课题应以中、小型为主,设计(论文)课题的难度和份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有阶段性的成果。
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选择既能适应学生的水平又能发挥其长处的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5.提倡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互相结合及组织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系(部)参加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以扩大专业面,开拓学生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6.两个学生共同做一个课题的,必须以子课题(或副标题)的形式明确每个人独立完成的任务和内容,同时,又要使每一个学生经历一个课题的全过程,不能只搞一个具体部分。
7.学生可以提出自选课题,但自选课题需经专业系(部)同意后方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8.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同一专业原则上三年内不能重复,不得选择科普类或翻译类题目,题目选定后,中途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
(三)课题的布置
1.专业系(部)组织指导教师提供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2.指导教师对照选题的原则和要求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一。
3.专业系(部)组织专家对指导教师申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评审、确认。
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采取学生自愿选题与系(部)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落实到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个月)。
5.学生提出自选课题的,可填写课题申报表报送专业系(部),经系(部)的评审同意后,选择或指定一个指导教师,方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6.专业系(部)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安排汇总后报各学院存档(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二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表汇总表见附件二。
三、时间安排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由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工作进度安排写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
四、指导教师
(一)指导教师配备
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由各专业系(部)确定或聘请。
2.指导教师一般应由讲师(或相应职务)以上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具有硕士学位的助教可在高级职称教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指导。
3.工科类指导教师应有实际的设计、实验或科研工作经验,其他学科类指导教师应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与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指导教师要能顺利阅读专业外文资料、治学严谨、工作踏实,并能注意教书育人。
4.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不超过8人。
5.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可聘请校外实习单位工程师(或其他中级或相应职务)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系(部)应指派一位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学生,经常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准备毕业答辩等事宜。学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登记表见附件三。
6.指导教师应严格控制出差时间,对于1/2以上时间不在校内工作的,不能担任指导教师。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安排确定后,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见附件四。
2.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的时间深入进行指导和检查,以当面指导学生为主,除请假离校实习以外,每周至少一次。每次要有详细指导记录,如实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登记表,并要求有师生双方的签字。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登记表见附件五。
3.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题意,搜集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拟出论文(设计)提纲、方案和工作计划,完成开题报告和外文资料翻译。(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四周内)。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见附件六。
4.开题报告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探索合适的研究途径,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在课题完成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与学生讨论,确定下一步的方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研究方法,并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5.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要求规范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装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可由各学院或专业根据专业特点统一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装订存档的说明见附件七。
6.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附件(图表、程序、实物)等要进行全面审阅,对论文应大到结构、逻辑,小到字词、句子、图表、格式提出修改意见。
7.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创性进行审查,学生要根据专业培养的特点和需求,借助软件进行必要的查重检测,并对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一致性、真实性负责。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见附件八。
8.指导教师对学生修改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图纸、程序、实物等按评分原则和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及初评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指导教师,工科类,非工科类)见附件九。
9.指导老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评分。
五、答辩资格审核
学生答辩资格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审核,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参加答辩。
(一)论文原创性、真实性、查重结果的审核
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符合各专业的规定,各专业无特殊规定的,查重检测结果文字复制比率>30%不能通过审核。
(二)外文资料翻译审核
1.学生外文翻译资料应与课题或专业有相关性,不少于2万个印刷符号。
2.译文不脱离原意,语言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规范。
3.明显机器翻译的译文不能通过审核。
(三)开题报告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登记表
凡是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登记表登记不全者不能通过审核。
(五)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
凡是毕业设计(论文)被指导教师预评为不及格者不能通过审核。
六、答辩及评分标准
毕业答辩与评定成绩是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答辩资格审核通过的学生均须逐个进行公开答辩。
(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
1.各学院应成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一名,由副教授以上人员担任,一般为各学院分管教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一般以5~7人为宜。
2.学院答辩指导委员会的任务是指导各专业分别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可以下设若干答辩小组),领导全院各专业答辩工作。
3.专业答辩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一名。正主任一般由专业系(室)主任担任,副主任一般由副教授以上教师担任。委员必须是讲师(或相应职务)以上人员担任。委员会成员根据答辩小组数目确定,每个答辩小组以5~7人为宜,答辩委员会与指导委员会委员可以兼任。
4.专业答辩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本专业学生的答辩评分工作。统一答辩的方法、步骤和要求,组织评阅毕业设计(论文),掌握评分标准,科学地、严格地评定成绩,组织对有异议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仲裁,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5.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聘请校外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组长一般应由高级工程师担任。
6.结合生产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可聘请有关生产、科研部门人员参加专业答辩委员会。
7.每个答辩委员会(小组)设专职秘书一人,负责会议记录,并协助委员会(小组)处理答辩相关事宜。
8.学院答辩指导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的成员均由各专业提名,由学院领导审核通过,于答辩前一个月送教务处,经主管校长批准后生效。
(二)评分原则及标准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定。
2.评分原则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1)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和开题报告完成的情况;
(2)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包括论述是否正确,设计是否合理、计算、试验结果及结论是否正确,工艺文件及图纸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文字表达及书写是否通顺端正,有否创新或实用价值等;
(3)答辩中自述及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
(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的考勤情况、工作态度、科学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评分标准
按等级评分,各等级不定比例,根据标准实事求是评定成绩。
(1)90~100分:独立、全面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质量优良,答辩时回答问题正确,反映出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并有所创新或新的见解。
(2)80~89分:独立、全面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质量较好,回答问题较正确,工作态度端正,但设计(论文)中有些小的缺点。
(3)70~79分:设计(论文)内容基本符合任务要求,论述和设计基本正确,计算无大错,工艺文件及图纸基本符合要求,回答问题无大的错误,工作态度一般。
(4)60~69分:设计(论文)内容基本符合任务要求,论述和设计基本正确,计算无大错,工艺文件及图纸基本符合要求,回答问题无大错误,工作态度一般。
(5)60分以下: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未参加设计(论文)工作,或草率从事,大部分内容不符合任务要求,有较大原则性错误或很多错误并且回答问题有较多概念性错误;工作态度差或有抄袭现象。
4.各学院答辩委员会要根据评分原则和评分标准,事先制定出具体评分办法报教务处,并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向学生公布。
(三)答辩
1.指导教师将认真审阅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给出评语及初评成绩,于答辩前一周向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提出是否允许参加答辩。
2.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对每一份毕业设计(论文)指定1~2答辩委员会成员进行评阅,并按评分原则及评分标准写出评阅意见、提出评阅成绩,并向答辩委员会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评阅人,工科类,非工科类)见附件十。
3.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在答辩开始前三天将毕业设计(论文)和评阅人的书面意见退回学生。
4.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在答辩开始前二天统一公布答辩时间、地点、答辩人姓名、评分原则和评分标准。
5.答辩时,学生本人先对课题进行基本情况进行叙述,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了解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提问答辩控制在30分钟以内。
6.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必须对答辩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内容包括答辩组成员、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学生及论文(设计)题目、答辩内容、提问及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必要的照片记录等。
7.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根据评分原则及标准,在参考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评语及评定成绩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无记名打分(百分制),按平均分评定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见附件十一。
8.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应从严掌握,成绩分布合理。
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在答辩完毕后由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宣布。
10.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通过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需安排教师指导学生重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做登记表见附件十二。
11.答辩结束后,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小组)在三天内向教务处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四)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答辩委员会对少数在学科领域、科研、生产技术上有创新或有较大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论文) 可推荐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名单经学院答辩委员会审定并汇总后报教务处,可以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见附件十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见附件十四。
七、总结和归档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专业系(部)和学院在一周内将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进行总结后统一交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见附件十五。
(二)各学院应将毕业学生的有关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规定进行存档。
1.学院(系)留存资料: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含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登记表、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评阅人成绩评审表、成绩评定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外文资料翻译电子版。
(2)答辩安排、答辩记录(记录本和照片)、学生成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等。
(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及检查材料。
2.学校留存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查重信息等资料。
3.存档期限:长期。
八、经费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由学校按学生实际人数确定总额,下拨到学院包干使用。
(二)凡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课题,应从项目中取得部分经费支助。
(三)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所需的文印、纸张等费用由学生自行解决。
九、各学院可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参照本管理办法,制定工作细则。
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教务处。